春季一到,谨记带娃“不睡2觉,不吃2饭”,孩子肠胃好生病少
相信家长们都深有体会,孩子一到换季就容易生病,由于温度忽高忽低,若孩子抵抗力较低,很容易就中招。实际上,除了气温变化,家长的一些“养护”行为,也会损害孩子的体质,这时发烧、咳嗽、积食通通都会找上门。
一、家长养育孩子最容易陷入以下4个误区
1、睡“餐后觉”
进食后,肠胃道供血增加,大脑血供相应减少,因此人会犯困、嗜睡,这是正常的。然而,吃完饭就去睡觉,其他器官代谢减缓,肠胃排空速度也减慢,食物在肠胃内停留的时间过长,就会增加肠胃的负担。
为了促进消化,一般在进食后不宜立即躺下,而是走几步路,帮助肠胃蠕动,减轻其消化负担,最好在进食1小时后再休息。
2、睡“熬夜觉”
不少孩子都是“机不离手”,有时候甚至会看到转钟,实际上,经常性的熬夜会使肠胃功能紊乱,可能出现食欲不振、消化不良等。除此之外,生长激素一般在晚10点到凌晨1点分泌最多,如果孩子在晚10还没有入睡,将会阻碍自己的生长发育。由此可见,孩子熬夜一是影响身体智力发育,二是为肠胃健康埋下隐患。
3、吃“生冷饭”
寒冷的冬季过去了,冷饮、瓜果,还有一些凉拌菜又摆到了饭桌上,很多家长认为要多给孩子吃水果,这样孩子体质才会好,往往陷入了一个喂养误区。未经烹饪的瓜果蔬菜都属于生冷食物,经常给孩子吃会损伤他的胃粘膜,引起呕吐、腹泻等。
4、吃“汤泡饭”
因为“汤泡饭”简单便捷,成为很多家长喂食的首选,殊不知,偶尔吃吃无伤大雅,经常吃轻则营养不良,重则可以造成智力低下。泡发的米饭易于吞食,孩子往往咀嚼不充分,进入胃后很容易产生饱胀感,孩子的胃容量本就小,这样只会增加肠胃负担,造成积食。
育儿无小事,都说“病从口入”,家长们在孩子的饮食生活方面还是要加以重视。
二、肠胃不好会对孩子造成哪些影响?
1、阻碍正常的生长发育
世界卫生组织一项研究显示:孩子的生长发育有显著的季节性,其中春季长得最快,生长速度是秋季的2-2.5倍。春季正是孩子长身体的时候,若是食欲减退,孩子营养摄入不足;若是消化不良,则会损伤肠胃,最终只会耽误其身体发育。
2、免疫力下降易生病
孩子肠胃不适,容易出现积食、腹泻、食欲不振等情况,长期如此会导致脾胃消化和吸收功能下降,肠胃免疫力自然降低,而免疫力是抵抗细菌病毒的一道防线,免疫力下降又会让肠胃功能减弱,最终陷入恶性循环,让孩子反复生病。如今正值换季期,家长除了根据天气增减孩子的衣服,更要在饮食调理上多下功夫。
三、家长应该如何调理孩子的肠胃?
营养是孩子正常生长、身心健康的基础物质,家长要为儿童生长发育提供维生素、蛋白质、钙质等各类营养物质。这本儿童预防疾病书利用饮食对孩子的肠胃进行调养,抓住“均衡营养、增强体质、调理脾胃”三个重点,既是食谱,更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养护指南。更重要的是,根据孩子的生长发育规律,注意饮食,辅以按摩,不仅能调理孩子的肠胃,还能帮助孩子长高个!